伊莉討論區

標題: 西班牙殖民者在巴拿馬男人身上留下基因銘印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jiunn36    時間: 2016-9-5 02:30 PM     標題: 西班牙殖民者在巴拿馬男人身上留下基因銘印

[attach]115717117[/attach]  稍微了解歷史的人都知道,1492年哥倫布所謂的「發現新大陸」,其實對美洲的當地居民根本是一種災難。在 1519年後,征服者們已迅速佔領巴拿馬靠近太平洋的一側,那些幸運逃過殖民浩劫的美洲原住民只好逃難到氣候更為涼爽潮濕、有著高山和熱帶雨林的加勒比海那側。而除了帶來傳染病和展開殖民活動外,從歐洲遠渡而來的白人男性(尤其是西班牙人)還和當地的婦女通婚,生下許多後代。
  另外,大家也知道,我們人類的性別是由一對性染色體所決定的,男性的性染色體由一個X染色體和一個Y染色體組成;而女性則有兩個X染色體。這些染色體存在於人體每個細胞核中。不過呢,在粒線體中(胞器之一,可以提供能量給細胞,將它們想成細胞的發電廠就對了)也有屬於自己的DNA,更奇特的一點,不管男性還女性都是從母親那邊得到的(所以追溯人類母系祖先能夠追到所謂「粒線體夏娃」),所以科學家就可以利用累積在Y染色和粒線體DNA 的變異追蹤出我們的祖先起源。
  不過,上面這兩件事究竟有何關聯呢?有趣的就在這邊,一群來自義大利帕維亞大學的基因學家團隊對408名巴拿馬男人們進行基因分析,驚人的結果出現,只有22%的Y染色體起源於美洲原住民人,竟然有高達60% 都起源自西歐亞大陸和北非(甚至可以直接大膽推測主要來自歐洲)!
  不僅如此,在不同的的地區比率也會有明顯的差異,在西班牙人統治、靠近太平洋的一側,比率甚至高達62%到72%;相比之下,白人較少染指的加勒比海側,源於美洲祖先的Y染色體比率則有66%到近88%之間。再來,我們看看粒線體 DNA的分布情形,在有著歐亞地區Y染色體的人之中,只有13%是來自撒哈拉沙漠以南(來自歐亞大陸的甚至更少),而幾乎大部分人的粒線體夏娃都是來自美洲原住民,跟Y染色體的結果恰恰相反!
  這樣的巨大差異,正說明了當初的殖民者(男性)留下非常強大的基因銘印遺傳給後代,甚至主導了現今中南美洲人的基因組成。如果單從擁有當地祖先的Y染色體的人來看,很有趣的我們會看到人類遷移至巴拿馬的歷史,在太平洋這一側就找到可追溯到一萬年前的染色體,科學家推測他們的遠祖已經在這個區域定居很長一段時間;而東側的則是更晚才定居這裡的染色體,可能就是因為西班牙人的入侵,導致其祖先從現今被稱為哥倫比亞的土地逃到加勒比海這一帶。
  也許在「發現新大陸」後,在世界興起的殖民運動已成為一段歷史,不過造成的影響,仍然在人類的基因中長久地持續著。



作者: 礁溪伊莉    時間: 2016-9-5 03:48 PM

本帖最後由 礁溪伊莉 於 2016-9-5 03:50 PM 編輯

在生物界,
這叫做"雜交優勢"~......

當兩個,
同種但不同族群的"社群",
開始進行彼此的"通婚/混血"時,
如果,
在他們之間,
並沒有明顯的"子代存活率"差異,
也沒有明顯的"生殖隔離"和"相互競爭",
那麼,
結果就會產生"混血/雜交優勢"~

理由很簡單,
因為,
"混血子代"和"混血子代"結婚, 當然會生下"混血子代",
"混血子代"和"純種子代"結婚, 生下來的還是"混血子代",
只有,
"純種子代"和"純種子代"結婚, 才有機會生下"純種子代",

因此,
在整個族群的人口比例中,
隨著"時間"和"代數"的不斷累積,
"混血"的人口比例, 就會一代高於一代,
而原本純種的"血統",
就會被一直不停的"稀釋", 越來越少~

這種"現象",
在人類歷史中, 是很常見的,
例如:
中國歷代的"民族大融合",
不同種族, 彼此"不斷通婚"的結果,
到最後,
誰也分不出,
自己是屬於, 原本的哪一個種族?
因為,
大多數的人身上,
多多少少, 都已經有了"混血血統"~.....

.




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(https://www71.eyny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